【党建】 “传承红旗渠精神,踔厉奋进新征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师生共赴红旗渠开展党性教育实践培训 |
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 浏览量: 【】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实践学习,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工会于2024年5月10日至12日举办“传承红旗渠精神,踔厉奋进新征程”专题培训班,组织教工党员、积极分子、工会会员和学生党员骨干,前往红旗渠开展党性教育实践培训。 5月11日上午,全体师生参加开班仪式,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林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葛希斌、心理学部党委副书记闫琰出席本次开班仪式并分别讲话致辞。葛希斌副部长对心理学部全体参训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为大家介绍林州市的历史发展及红旗渠承载的重要精神,并预祝本次培训班圆满成功,希望培训班的学员们能在此次培训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闫琰老师首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向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针对这次实践教育学习提出几点要求。她强调要充分认识此次实践教育学习的重要意义,这次活动是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的一次精神能量之旅,也是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一次重要培训。希望全体师生能端正态度,珍惜这次宝贵机会,在学习中体悟红旗渠精神,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师生内部也能借此机会多多交流,进一步提升组织凝聚力。 随后,由培训班学员代表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赵恒同学和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孙钰晓同学接过班旗。至此,开班仪式圆满结束。 紧接着,专题培训班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影像和掷地有声的叙述,带领师生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 “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师生们被纪录片中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建设者们深深打动,也被纪录片所传递的伟大精神和深刻内涵所感染。 在观看生动而又震撼的纪录片后,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晓萍教授为培训班学员们带来了“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专题讲座,全面讲解了“世界奇迹、实至名归”的红旗渠,并从“立足本地、依靠自身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四方面深刻阐述了红旗渠精神的具体内涵,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同人民在一起、发扬钉钉子精神。 5月11日下午,全体师生在基地教师的引导下前往红旗渠纪念馆,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看着陈列着的一幅幅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展品实物,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并再次深刻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接着,师生们踏上了前往青年洞的路程。在这里,师生们走“红飘带”、登“水长城”,被眼前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不仅亲眼目睹了那些用无数汗水和努力铸就的壮丽工程,更深刻感受到了那些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那股永不言败、持续奋斗的精神力量。在党旗下,所有参训党员师生再次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初心使命,再次感受当年宣誓时澎湃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 5月12日上午,全体师生一同前往殷墟博物馆,共同探寻文明的奥秘,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殷墟博物馆,师生们聚精会神地倾听讲解员的细致介绍,深入了解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甲骨文等文化成就,汲取文化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到红旗渠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此次党性教育实践培训不仅让参训师生了解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更深刻体会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踔厉奋进新征程,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心理学部党委) 参与培训师生感悟(节选): 教师代表1: 非常感谢学部党委、工会提供的红旗渠参访学习培训活动,让我有机会来到了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面对当年恶劣的自然条件、匮乏的人财物资源和外部支持,林县共产党人从未退缩、从未坐以待毙,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保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长远利益为最核心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组织的动员能力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炸山开洞战天斗地不惧牺牲前赴后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最终建成了庞大的红旗渠工程,彻底转变了林县人民因吃水难用水难而挨饿受困的情况。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既是对建党以来党的种种优秀经验和伟大精神的继承发扬,也是结合林县实际的发展创新,激励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同样既要认真学习继承党自建立到新时代以来构筑起的精神谱系,也要结合自身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不惧困难、不甘躺平、不懈奋斗! 教师代表2: 参观红旗渠和青年洞后,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深受鼓舞和感动。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靠着铁锹和双手修建的一条“人工天河”,它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伟大力量。而青年洞是红旗渠工程中最艰险的部分之一,由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用无数汗水和生命开凿而成。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建设者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意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党员,要勇于迎接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代表3: 非常荣幸能参与心理学部的这次活动,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在参观红旗渠之前,我对这段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更不了解接车人举牌上“红旗渠精神”所承载的深远意义。然而,通过观看纪录片和聆听老师的细致讲解,我被红旗渠背后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红旗渠是共产党人为解决当地民众长期缺水问题而毅然决然创建的伟大工程。在那个年代,他们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和重重挑战,是现今的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正是他们百折不挠、身先士卒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这种精神不仅是对过去艰苦岁月的一种纪念,更是对当代人的一种鞭策和启示。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实地考察红旗渠后,我亲眼目睹了这项工程为林州市带来的长久且实质性的好处。它彻底解决了当地的缺水灌溉问题,让庄稼得以丰收,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因此走出林州,参与祖国的各项建设,并在成功后再次回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红旗渠精神在林州人民身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和传承。 研究生第五党支部纪检委员 刘明宵: 在5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前往红旗渠,深入学习和体验了红旗渠精神。红旗渠不仅是一项宏伟的水利工程,更是自力更生和集体奋斗精神的象征。 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红旗渠的每一石每一砂中都有体现。无论是高山峻岭,还是深沟险阻,都没有阻挡住人民群众的脚步。他们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改变了一个地区的命运,也展示了人的潜能和精神力量。同时,杨贵书记的领导力和坚定信念,是推动红旗渠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不仅是策划者和实施者,更是无数修渠工人精神上的支柱。从他的故事中,我学到了领导者的责任不仅是指挥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凝聚人心,引领大家共同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研究生第六党支部组织委员 连阳宇: 红旗渠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而这16字正是将20世纪60年代修筑红旗渠的林州人民描绘地淋漓尽致。来林州学习红旗渠精神,最大的感受是震撼。震撼于艰苦岁月里百姓化身“当代愚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震撼于在悬崖峭壁上用一锤一铲一双手开辟人工天河的“第八奇迹”,震撼于铁姑娘团“巾帼不让须眉”的奋斗故事,也震撼于杨贵书记动员人民、坚持到底的政治远见。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在艰苦时期勇于战胜困难、不断奋斗向前的精神丰碑,而习总书记也说过,红旗渠就是纪念碑。时至今日,国泰民安,红旗渠精神仍然在激励和警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本,为人民办事”,更要坚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研究生第二十党支部宣传委员 梁晨: 初次踏入红旗渠,那一刻的震撼无以言表。宽阔的渠道蜿蜒在群山之间,仿佛一条巨龙在山谷中游动。沿着渠道走在前往青年洞的路上,耳旁仿佛听到了当年那激越的号子声和劳动的锄头声,眼前浮现出无数辛勤勇敢的建设者们挥汗如雨的身影。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在党旗的映照下,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党的光辉历史,是矢志创业,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是上下同欲,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导向;是无私奉献,勇做先锋的使命担当。 红旗渠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迎难而上。要有“攻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秉持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才能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在挑战中砥砺前行。 |
|